從云南澤達農村水利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到,該合作社在巧家縣爐房鄉修建的自來水廠項目有望在本月實現竣工驗收,可解決當地近萬人的飲水問題,這也是云南首個由民間力量主導建設的水利項目。
從云南澤達農村水利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到,該合作社在巧家縣爐房鄉修建的自來水廠項目有望在本月實現竣工驗收,可解決當地近萬人的飲水問題,這也是云南首個由民間力量主導建設的水利項目。
成立于2011年7月的云南澤達農村水利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旨在建設并服務于農村小型水利建設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建設及管理運行,并兼營規?;幏痘N植,養殖專業戶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合作社理事長周守釗告訴記者,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已擁有社員20余萬人,覆蓋全省多個州市。
“爐房鄉自來水廠是我們合作社的第一個水利項目,如果一切順利的話,9月份即可以把水送到當地村民家中。”周守釗介紹,整個自來水廠總投資在900萬元左右,建成后每天可對外供水1600立方米,可滿足鄉鎮所在地及周邊多個村民小組的日常用水需求。
地處昭通巧家縣東南部的爐房鄉,地形復雜,立體氣候明顯。在過去幾年中,爐房鄉村民飽受干旱困擾,挑水吃、用摩托車馱水吃已成為很多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爐房鄉黨委書記陳南林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爐房鄉的自來水管網修建上世紀90年代,由于時間太久,很多地方已經無法正常供水。“鄉里的中心小學有3000多名中小學生,在每年三四月份干旱季節,甚至都無法保證學生的正常用水需求。”陳南林說。
“過去小水利的建設都是中央財政撥款到各地水務部門,然后根據需要再下放到地方,而爐房鄉自來水廠的資金來源除了政府補貼外,均是合作社自籌資金建設。”周守釗說,自來水廠投入使用后由合作社負責運營,其所有權也歸合作社所有,社員除可優先、優惠享有項目帶來的便利外,出資參與建設的社員還可以參與分紅。
值得一提的是,爐房鄉自來水廠項目并不是合作社正在推進的唯一項目。在周守釗提供的多份協議書中,記者看到,合作社在巧家縣東平鎮、鎮雄縣潑機鎮、施甸縣仁和鎮等地都有小水利項目在推進,工程造價均在千萬元以上。周守釗表示,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路子,也是工商企業拓展開發空間和帶動農民發展的必然選擇。